成都殡葬业限制消费知情权严重

3月10日,成都市消费者协会发布成都市殡葬服务行业消费评议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变化,殡葬服务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模式逐渐被消费者接受。然而,由于殡葬服务消费涉及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切身利益,且制度、管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导致现实中仍然存在诱导、捆绑、强制消费等消费侵权问题。

本次评议调查发放纸质问卷10000份,经回收审核合格样本为7294份, 最终分析采用样本量为7294份;网络调查问卷回收1004份,经审核合格样本为1004份, 最终分析采用样本量为1004份。

存在的问题一:限制消费知情权,“一条龙”服务成为“一条笼”

根据消费者所知,一些商家提供的服务不透明或信息不对称,限制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从市消协了解到的情况及相关新闻报道来看,消费者对殡葬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流程、收费价格等方面知晓程度不高,一些殡葬服务机构甚至还存在诱导、捆绑、强制消费等情况。比如,消费者信息被倒卖。由于殡葬行业透明度不高,信息不对称,为了“争尸”抢生意,一些殡葬服务机构想方设法购买逝者信息,以便及时获取逝者去世的时间、地点、数量等信息并快速“上门”服务,而信息的提供者则可以根据这笔业务的实际成交金额获得比例不等的报酬。这笔不菲的“信息费”最终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有消协工作人员就曾遭遇过“被倒卖”的情况。

有的“一条龙”成了“一条笼”。由于不知该如何料理丧事,在亲人去世后,一些消费者大多会选择选择“一条龙”服务。但一些“一条龙”服务机构抓住生者“给逝者尽孝尽心不还价”的心理,在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存放以及生态安葬等政府定价项目之外,以“自选”名义“建议”丧家在逝者告别仪式及殡葬环节购买多种项目,比如穿衣费、消毒费、香烛费、抬灵费、纸品费、卫生费、遗体整理费(洗身、更衣、化妆)、遗物焚烧费、鲜花费、安位清扫费等等,少则十几项,多则二三十项;少则三四百元,多则几千上万元。甚至有消费者在结算时才发现自己为逝者在遗体告别环节所用的鲜花花费了数万元。有些高额项目虽事前明码标价,任君选购,但若丧家不选,服务人员则千方百计游说。处在失去亲人悲痛中的消费者本已心力交瘁,如果不懂就容易被误导,最后往往掏钱购买。

有的服务人员则事前抛出一些免费项目并帮着操持,取得丧家信任后再“建议”丧家在逝者告别仪式等“尽孝”“尽善”环节购买多种项目。即使对于价格不情愿,很多丧家一般也只能一一埋单。而丧家交钱购买了有偿服务后,一些“一条龙”服务机构尤其是非法黑机构要么想方设法压缩服务环节、内容,要么在各种物料上以次充好,要么以“避税”等借口不提供费用明细清单。有的殡葬服务机构则对不便直接标价或在陈列展示处标价的,虽然在结算时向消费者提供了费用明细清单,但未将明细清单作为收费附件。很多消费者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为此与这些机构周旋交涉,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

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还集中在暗箱采购、搭车销售、强买强卖之类导致价格虚高、变相收费等延伸服务,包括贩卖逝者信息、违规接运遗体、虚假宣传、以次充好、强制消费、价格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而除买墓地所需的费用外,还有所谓刻字费、贴金费、选墓费、绿化费等费用。近年来,互联网殡葬服务行业还出现了冒充正规殡葬服务单位发布虚假信息或假冒民政部门指定单位的网站等情况。

存在的问题二:消费维权意识还有待提高

随着消费教育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当多的消费者在使用殡葬服务时,会注重通过朋友推荐、网络查询等方式,选择口碑好、规模大、经营时间长的商家;遭遇消费纠纷后,也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部分消费者对殡葬行业服务不满意时,选择“算了”或者自己与商家协商,维权意识还不够强。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颜伟

解决殡葬“高消费” 成都人最高有2127元补贴

为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减轻群众办丧负担,成都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实施惠民殡葬政策的通知》,该政策将于2017年1月1日施行,主要包括对遗体火化基本殡葬服务费补贴和对实行节地生态葬奖补两大内容,前者补贴最高可达1127元,后者一次性奖补1000元,两项惠民政策可同时申请。

市民政局29日解读表示,制定惠民殡葬政策的目的,主要是为逝者提供有尊严的殡葬服务,消除“死不起人”的误解和认识,解决群众反映的殡葬“高消费”问题。逝者家属可通过殡仪馆直接补贴或申请报销等方式享受此项政策。

两项惠民措施可同时享受

该政策对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死亡并在成都市域内殡仪馆火化的成都市户籍居民,非成都市户籍的在蓉各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驻蓉部队现役军人、非成都市户籍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在成都市居住并取得《成都市居住证》的人员,因自然灾害死亡人员,公安部门确认的未知名遗体共6大类群体予以基本殡葬服务费补贴。该政策实现了对成都市户籍居民的全覆盖,并兼顾了成都市常住人口和其他死亡遗体。

补贴项目包括普通殡仪车遗体接运费,3天以内(含3天)遗体停放集体冷藏柜费、针剂式防腐费,普通炉火化费、火化证工本费,1年的骨灰寄存费,100元以内的骨灰盒费以及其它基本服务费共6大类14个项目。按照目前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补贴项目收费标准,合计最高为1127元/具。

为鼓励群众节地生态安葬,该政策对成都市户籍逝者骨灰实施塔葬、壁葬、花葬、树葬、草坪葬、一穴安放3个及以上骨灰、不保留骨灰等节地生态葬的予以一次性奖补1000元。

上述两项惠民措施可同时享受。根据测算,成都市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每年度约需1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按比例承担资金。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基本殡葬服务价格的调整,政府会逐渐增加这项预算。

未选择某一项或几项的不享补贴

成都市制定惠民殡葬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市民政局介绍,这项政策是市委、市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群众的基本殡葬服务需求,使广大群众享受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逝者提供有尊严的殡葬服务,消除外界“死不起人”的流言,解决群众反映的殡葬“高消费”问题。同时,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节地生态葬实行奖补,就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引导群众以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使用可降解材料等方式安葬骨灰。

群众可能有多元需求,如果选择其它殡葬项目能享受政府补贴吗?市民政局介绍,这项政策主要是解决殡葬的基本服务,以上项目按丧家实际选择的项目予以补贴,未选择以上某一项或几项的,不享受补贴。丧家若自愿选择上述项目以外的其它服务项目,或者选择上述项目中更高服务档次的服务,以及非殡仪馆、殡葬服务站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或价差,由丧家自行承担。

逝者家属如何办理,程序是什么?据了解,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殡仪馆办理遗体火化手续时,由殡仪馆代为办理补贴手续,予以直接补贴。二是丧属在遗体火化后,到逝者所在区(市)县按照规定申请补贴。“因为每个区(市)县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方式也可能不一致,除上述2种方式外,也可以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市民政局介绍,按照成都市惠民殡葬政策规定,各区(市)县政府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实施细则,“总之必须保障符合条件的群众能享受到惠民政策。”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辜波